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高检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这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三项重点工作,既是思想创新,也是理论创新,是对政法工作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笔者以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抓源头、建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强化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涉检矛盾化解领导小组,以实现涉检上市、赴省、进京“零上访”为目标,统一领导全院的涉检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有效化解积案、加强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在全院干警中形成加大办案力度与化解社会矛盾相统一的工作理念,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使执法办案过程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

    (二)完善涉检信访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涉检信访源头治理机制和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制度。在重点乡镇、社区、工业园区、大型企业,依托当地党委政府、信访、司法民调部门建立检察工作服务基层联络机构或者聘请检察联络员,负责涉检信访信息报告、涉检信访案件的处置、反馈、回访及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能。建立信访预警报告表、信访处置跟踪监督表、结案反馈表和立卷建档“三表一档”制度,切实把社会矛盾化解细化到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强化办案风险意识。完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以及诉讼监督等案件操作流程和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于受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并针对个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与公安、法院及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等密切联系,通力协作,化解矛盾,息诉罢访,力争减少或杜绝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环节涉检信访案件的发生。

    (四)认真探索刑事和解,积极推行答疑说理和听证制度。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启动刑事和解,化解矛盾,减少对抗。积极探索附条件不捕、不诉制度,并把之与刑事和解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对立情绪,促进社会和谐。对疑难棘手的批捕、起诉案件实行答疑说理,把答疑说理制度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让当事人明白捕、诉或不捕、不诉理由,赢得理解和信任。对无理缠诉的上访户,探索推行“三解制”。即解心结,正确把握申诉人的目的和期望,化解申诉人心中所积的怨忿;解心惑,帮助申诉人正确认识自身的要求和法律政策规定之间的差距,引导申诉人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解心难,想方设法协调解决申诉人因申诉造成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困难。积极组织听证会,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坚持做到让当事人在公开场合讲话,把想说的话说完。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检务”,增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透明度,使检察权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公平、公正、公开行使。

    (五)深入查办职务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检察机关深入化解社会矛盾,最根本、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大力加强执法办案工作。不但要通过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要通过深入查办职务犯罪,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当前要进一步加大办案工作力度,切实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一要突出办案重点和主攻方向。在犯罪主体上,要加大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特别是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力度;在犯罪性质上,要加大查办权钱交易的贿赂犯罪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渎职犯罪力度。在坚决惩治受贿犯罪的同时,切实加大打击行贿犯罪的力度,有力遏制贿赂犯罪的发展蔓延;在犯罪行为手段上,要加大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等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贪污贿赂犯罪力度;在犯罪危害后果上,要加大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力度,揭开腐败黑幕;在发案领域上,要加大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国有资产经营、司法、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发生的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职务犯罪案件。二要改进办案方式方法。要摒弃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的观念和陋习,按照新形势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把办案的三个效率果有机结合起来。办案中具体要做到“三想三不”:办案前,要想到怎么办才能服务大局,对符合“两城”建设要求的行为不查;办案中,要想到怎么办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有损企业形象、有碍经济发展的强制措施不用;办案后,要想到怎么办才能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不为。三要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结合办案搞预防,把预防寓于办案之中,在办案中加强犯罪分析、对策研究、预防建议、警示教育和预防调查、宣传、咨询等工作,建立完善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抓综治、强管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重点放在对被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的矫正上,协调法院、司法、公安、民政、劳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村民委员会等部门及组织,研究制定和落实社区矫正工作办法,以保证社区矫正依法公正实施。

    (二)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未成年人维权活动。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大排查、大整治,在重点打击故意杀人、黑恶势力犯罪、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以及坑农害农犯罪的同时,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教育挽救。成立“未成年办案组”,增设“法庭教育”程序,实行案后回访帮教制度,建立“未成年人犯罪个案台帐”,制作《未成年人案件登记卡》,跟踪未成年犯的改造情况及改造效果。开展法制宣传进学校活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组织青年党团员干警开展“送法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动员年轻干警利用星期天,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就当前检察作风、检察工作服务“三农”、服务企业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同时,还要通过赠送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重点宣讲与企业以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以及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等。在宣传走访过程中,对农民群众和企业反映的一些影响农村稳定以及企业发展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加强与乡镇党委的沟通协调,建言献策,督促职能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将各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充分重视检察门户网站建设和维护,充分发挥网络宣传阵地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强宣传报道,杜绝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事件发生。要做好日常网络舆情检索与收集工作,及时将舆情内容上报给院领导,便于及时处理,同时加强与相关媒体协调沟通,探索高效的做好日常网络舆情掌握与应对的工作方法。

    三、抓队伍、强素质,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决策和工作机制,增强领导能力。大力抓好岗位培训,提高检察干警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队伍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实现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坚持从严治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政法部门加强队伍建设、从严治警的“三条禁令”和“八不准”规定,建立干警执法电子廉洁档案,加大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解决队伍纪律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减少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着力打造严格、公正、文明、清廉执法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二)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工作相关实践理论等内容,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坚定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组织“干警上讲台,全员进课堂”、“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以及评案、评庭等岗位练兵活动,建立、完善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制度,激励年轻干警钻研检察业务,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实行职务犯罪案件“一案三总结”制度,使案件承办人能够认真反思和总结,也使非办案人员从中受到启发、教育,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认真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把职业道德建设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以及创先争优、文明单位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干警职业信念、职业操守、职业作风、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把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道德落实到具体执法环节,落实到检察人员的具体行为中。出台“创先争优”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干警的争创积极性。

    总之,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三项重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系汝城县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