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生态宜居汝城的探索和思考

我为“三城四化”建设献一策获奖作品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汝城的探索和思考
 
南洞乡党政办朱秋汀
 
汝城县提出“建设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湖南省边际门户县城、国际生态宜居县城”的发展战略,是根据汝城实际,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汝城县碧水蓝天,生态优美,植被覆盖、森林覆盖率高,野生植物品种多样,空气一级,有浙水、沤江、淇江等大小河流穿境而过,水质达Ⅰ、∏类,是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生态之地;有九龙江、白云仙、江背山大峡谷等“天然公园、天然氧吧,”更有得天独厚的热水温泉。生态是汝城的最大优势和品牌。21世纪是更加注重环保、生态、绿色的世纪,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县城是实现汝城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怎样打好生态品牌,把汝城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宜居家园,笔者做了以下思考和探索。
一、建设生态汝城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汝城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际,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居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广东韶关“红三角”之轴心,自古有“水注三江、鸡鸣三省”,“内为衡宝门户、外抚赣粤咽喉”之美称,地处丹霞山—井岗山旅游圈中心带,又有华南第一温泉,有生态区位优势。汝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暖多变,夏无酷热,冬少严寒,无霜期长。汝城气温宜人,素有“小昆明”之称。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田园风貌,极佳的户外运动资源,使汝城生态宜居宜游极具开发价值。
2、森林资源丰富。汝城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有林地278万亩,人平有林地6.19亩,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樟、梓、楠、桐及水杉等稀有树种遍及全县,其中药用植物700多种。始建于2003年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海拔处在185至1381米之间,现有管辖面积15644.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62%,森林蓄积量194万立方米,楠竹60万根,全县森林覆盖率73.69%,拥有树种85类667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13种。竹木畅销全国各地。桐油、山苍籽油、土纸、棕片、竹笋、笋干、香菇、玉兰片、朝天椒、大棚西瓜等土特产畅销国内外。
3、旅游资源多样。国家级4A旅游景区汝城温泉,是华南地区“水温最高、水质最好、面积最广”的温泉,享有“华南第一泉”之美誉;还有九龙江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背山大峡谷、予乐太极真图、天柱山、黄石冰川、白云仙的“南国草原”等一批自然风光景区,更是绚丽多彩,引人流连忘返。
4、人文景观丰厚。汝城人杰地灵,文化历史悠久,系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置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宋、元、明、清统治思想理学的策源地之一,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任县令时著千古名篇《爱莲说》、《拙赋》等,神农在耒山发明耒耜。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孕育了李涛、朱良才2位开国上将及宋裕和等开国功臣,是省政府认定的革命老游击区和第一批井冈山老区县。县内文物古迹众多,是古建筑至今保存较多的县,有“湖南第一坊”之称的绣衣坊,是我省唯一一处旌表古代监察官员的文物;全县有明清时期的祠堂400多座,被称为“湖南第一祠”;热水镇仙人桥是“湖南最古老的单孔桥”;濂溪书院、红军楼、金山古祠堂群、文塔、皇妃桥、太保弟、八角楼、云头书院等文物古迹及历史遗存的古建筑相继列入了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汝城香火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大力开展绿化攻坚活动,生态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投入力度空前,取得的成效日益凸显。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也为汝城创造宜居品牌,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汝城发展速度加快,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制约发展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瓶颈基本消除。
二、建设生态汝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加强。大多数农民不是不愿意去保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主动保护的意识不强。对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什么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他人就不存在问题。如就地焚烧秸秆,图的是方便,也没有把烟尘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大多数农民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民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也造成病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增强,农民不得不在增加用量的同时增加用药的次数,造成大量使用农药,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效益。
2、农业的生态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传统农业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近几年,按照“产业调新,产品调特,效益调高”的原则,主攻果蔬、茶叶、养殖、制种等优势高效产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和瓜类蔬菜得到一定发展,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存的双风险产业,我县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抗御风险的能力较低,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具有弱质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频繁。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大部分农作物损失严重。二是人工污染严重。农作物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土壤污染和产品污染并存,农作物品质一般,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3、生态功能整体性不强。全县现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数量少、面积小,已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特别是水源涵养林质量差,人工纯林木比重大,生态约束机制(包括森林养护、管理、砍伐等约束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植树造林、生态公益林、植被保护等补偿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生态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虽然,汝城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但从资源数量和等级分布来看,结构相对单一、等级不高且分布零散,推出去的景点特色不明显,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整体性和连续性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汝城旅游的重要市场群是郴州、韶关和赣州居民,而三大市场周边都不乏自然景观优美、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景点,郴州附近有东江湖和宜章莽山,韶关有丹霞山和南华寺,赣州附近有井冈山,相比之下,汝城的生态资源优势不够明显,竞争压力大。在住、行、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上更存在较大差距。
三、建设生态汝城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1、加强生态宣传,形成工作合力。依托创建省级“园林、卫生、文明”城市工作,切实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生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汝城竞争力和树立对外形象、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突破发展的战略举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是要抓好“三创”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民的卫生、环保、生态和主人翁意识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拓宽教育途径,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大力营造齐心协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创新奖惩机制。要创新工作激励和个人、集体行为约束机制,以健全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完善的措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落实责任,努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众全面监督,群众广泛参与,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加强农林改革,巩固生态成果。要依托农林水等产业建设,巩固提高自然生态建设成果。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提升我县的对外吸引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一是要抢抓机遇。要用活、用足、用好国家的林业政策,特别是罗霄山脉连片开发等政策,继续发展壮大农林产业,重点抓好绿色生态农业、绿化生态林业攻坚活动,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恢复提升生态整体功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坚持走“以林养林、滚动发展”的路子,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技术、人才投入林业生产,从而实现林业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二是要坚持节能减排。重点要抓好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工作,有效控制和减少污染。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查审批制度,坚决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对现有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严格监管,限期整改,通过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暂时的经济效益。三是要抓好环境保护。要继续抓好水资源保护与建设工作,确保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加大饮用水水质的技术改造力度,确保用水安全。努力使汝城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把汝城真正建成为连接广东与江西的“生态花园”。
3、加强基地建设,打响特色品牌。依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于农产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成为首选,这对于汝城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今后我们要重点增大有机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汝城影响力。另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网络、文化旅游活动等各种媒介,大力推介汝城的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产品,加强与有实力农产品公司的联系、合作,实现农业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打响特色优势品牌,力争五年内使汝城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知名品牌达到3个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让汝城的特色农产品叫得更想。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积极培养产业带头人,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农业产业抗御、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产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4、加强环境整治,建立环保机制。依托绿色生态优势,鼓励、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总体实力。汝城的突破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然而,工业化必定引发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工业发展之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而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健全支持乡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发展好储藏、保鲜工业和水果、蔬菜、茶叶、油茶、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使产业优势尽快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随着县域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建立环保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依托三星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吸纳“零排放污染”企业,初步实现循环经济中的小循环,适时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力争到2015年,培育省级乡镇企业名牌产品不少于5个。
5、加强城镇建设,营造宜居氛围。依托示范性小城镇建设,吸引富裕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支点。我县地域广阔,人居分散,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进一步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经济提供了条件。立足县域实际,搞好小城镇建设,是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要科学规划。把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高点起步,超前设计,使之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小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保留地方特色,与本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相匹配,使之成为一个对内有向心力,对外有吸引力的潜在的经济发展热点。二是要突破基础。依托乡镇政府驻地,与城乡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的项目资金支持,确保小城镇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使之尽快发挥作用和效益。三是要示范引领。有重点的选取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建立中心城镇,大胆探索、实践,积累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效应,确保小城镇建设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四是要凝聚人气。小城镇建设为的是吸引人、留住人,进而形成利于搞活经济、促进发展的小气候。然而要增加城镇人口,扩张城镇规模,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异地移民搬迁等项目,提供有利于人居及发展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和优惠政策,吸引尽可能多的富裕农民和返乡农民在此居住,使他们成为将来促进城镇经济加快发展的主力群体。五是要促进发展。引导工商企业向城镇聚集。工商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又可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标准规划、实施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汝城落户、发展,从而形成以小城镇为支点的多元化经济增长极,这也是生态宜居县城建设的主旨。
6、加强综合改革,提供宜居保障。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生态宜居汝城的吸引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反映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就是要发展好文化教育事业,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其中,使广大群众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机会均等地参与社会事务和经济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当前,我们重点要抓好以教育均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工作,确保广大群众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这不仅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也是实现和谐汝城的基础。二是要加强社会保障机制。以人为本,改善基础条件,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了各项社会保障机制,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普遍提高。当前,我们还应继续把改善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农村基础建设条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这是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中心任务,也是实现汝城建设成为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湖南省边际门户县城、国际生态宜居县城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