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香火龙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讯员 刘小林 曹雄清 朱主洪) 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

 

    2006年汝城香火龙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香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近年来舞香火龙的村庄越来越少,规模也越来越小。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汝城县“香火龙”榜上有名。汝城香火龙晋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挽救和发展汝城香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再添动力。

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在湖南省东南端,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山区县。这里不乏民间的山歌小调、歌舞,又有民间“故事会”,而最吸引人眼光的则非“香火龙”莫属。

    据传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南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舞龙活动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香火龙的制作很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圆龙不现足)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煞是好看。

    等到舞龙那天晚上七点钟,数十声三眼炮响彻夜空,应邀前来观龙的四邻八乡的亲友成群结队从各家各户赶来。七点半钟,在“龙灯会”的组织指挥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给香龙和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加上几十盏红光闪闪的龙灯,一片珠光宝气。一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欢声鼎沸。火光到处,红光闪闪,一片瑞霭祥烟,场面极度热烈壮观。龙灯会长一声令下,20支三眼炮争先轰响,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舞龙头每8人一组,其余每两人一扛,刹时间将一条3千多斤重的香火龙抬将起来,舞将起来。先绕宗祠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特别在水田边,天幕黝黑,香火龙将万点火光倒映水中,既雄壮,又轻盈,阵阵香烟随风飘动,整条香火龙就像在腾云驾雾。

汝城舞香火龙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舞之前要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这时村民一脸虔诚郑重,绝无一点嘈杂嬉闹声,仪式过后将龙抬起在祖祠前叩首三次,方可“舞龙”,沿街的人家要燃放爆竹谓之“接龙”,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三圈,村民扯香后,即烧龙谓“化龙”,“龙归天”。第二天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据民间传说,宋朝时,汝城连年水灾,民不聊生,乡民扎草龙烧掉,以求消除水灾。制稻草龙便成为习俗沿袭下来,成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每年新春佳节之际,各村举行舞龙活动,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千百年来,汝城人民以村为单位,年年都有舞龙的盛会,各村都有一整套的相关器具、一整套的锣鼓点子和唢呐牌子,大势相同,却各具特色、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