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与百姓心连心,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这次我在汝城乡镇进行实践锻炼,收获颇丰。我们身入基层、心入百姓、传递心声,通过一份份调研报告,一篇篇“走转改”的“活鱼稿”,一件件感人事迹,进一步增进了对农村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素质。
这次实践锻炼,我担任汝城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助理、卢阳镇党委副书记。除了要做好接访及当地新闻报道外,我们还要到村里走访调研,开展扶贫帮困等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在新岗位上履好职、尽好责?这对每个实践锻炼的编辑记者,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省记协主席李凌沙、《湖南日报》总编辑董岳林还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望慰问我们,汝城县县委书记廖桂生、宣传部部长李群利等县领导也都带着礼品、水果等下乡来探望,我们的感激之情唯有化作无穷动力,把精力进一步投入到实践锻炼之中去。
省记协主席李凌沙、《湖南日报》总编辑董岳林到汝城看望实践锻炼的编辑记者
增长才干文风新
到当地后,我以“多看、多听、多学、多做”来要求自己,深入全镇各地了解情况,收获很多。一个月来的实践,给了我可以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了解农村的机会。特别是与基层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与卢阳镇的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对卢阳镇及汝城县有了更深的了解。
实践期间,想方设法做好当地的报道,是记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来自《湖南日报》驻常德站的记者李寒露,在集益乡担任党委委员。其间,这名年仅29岁却有着7年新闻采编经历的“老记者”,先后在《湖南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记者在基层”栏目以及市州新闻版发表了《春染村头分外绿》、《贫困母亲在家门口打工》、《乡村少年宫的喜与忧》、《汝城县乡镇“瘦身”》、《汝城飞舞“香火龙”》等鲜活的新闻作品。他说:“下来与这里的村民同生活、同劳动,扎根基层,我才真正体验到了平时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艰辛’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同时,他还在自己的QQ空间里撰写了近两万字的锻炼日志,如4月27日的《初识稀土矿》,5月2日的《深山雨夜警灯明》等文,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人的细节。
湖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华声在线”的采编中心记者廖艳琼,在乡镇工作以来,采访不再像以前那样拿通稿,或者在组织方带领下走马观花,能沉下心来,静心研究问题。她锻炼的汝城县井坡乡,矿产资源丰富,乡政府一直抓非法采矿,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农业。廖艳琼原本计划做一个关于“土地流转”的选题,在采访过程中偶然发现了矿老板植树的线索,写了一篇《矿老板变身林大哥——汝城民间资本染绿荒山》,发表在《湖南日报》上。用她的话来说,如果是一两天的停留,或者是打打电话,绝对“挖不出这么鲜活的报道”。此外,廖艳琼还在“华声在线”上发表了《15岁少女为癌症养母跪求帮扶:养育之恩大过天》、《省财政厅基层组织共建为贫困山村惠民解忧》等通讯报道。
来自《今日女报》的年轻记者陈炜,利用锻炼期间深入基层的机会,发掘了当地大量的新闻素材,并认真采写稿件,在《今日女报》开出了“汝城‘陈’述”专栏,刊登了《舌尖上的汝城》等11篇报道,成为实践锻炼人员中最“高产”的记者之一。此外,来自金鹰报刊社的黄秋霞,担任大坪乡乡长助理期间,专门在《芒果画报》组织了一组名为《汝城:古祠堂之乡》的专版报道。来自红网的记者刘玉先,利用网络传媒的优势,先后发表了《汝城发现光绪年间科举考试试卷》等反映汝城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稿件9篇。
访贫问苦留真情
在偏远的乡镇,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当地对失依儿童、留守儿童、孤儿的关爱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我要求“挂友”们把温暖的手伸向了这些孩子们。
肖灿是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在汝城县濠头乡锻炼期间,只要有空,他都会来到当地的红星小学,义务担任那里的义务课外辅导员,课间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课后走访家庭困难的孩子。他说,平时从省里下到地方采访,和孩子们的接触时间短,很难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现在通过真诚的沟通,孩子们自然就放下了心里的防备。同时,肖灿还两次从长沙邀请同事记者来到汝城采访,推介汝城的旅游文化资源,呼吁有关部门为当地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在汝城县三江口瑶族镇担任党委委员的省电台文艺频道编辑牛松余,见当地学校孩子们的午餐伙食很差,便自掏腰包,购买了50斤新鲜的猪肉到学校食堂,亲自烧柴火,为孩子们烹制了一份鲜美的午餐。
《湖南日报》记者李寒露通过在益将学校摸底,发现一名叫何豪杰的二年级学生,其父亲病故,母亲带着另两个孩子改嫁他乡,何豪杰现跟随奶奶过生活,奶奶靠捡破烂过日子,豪杰是典型的“失依儿童”。李寒露先后5次上门,自掏腰包送上慰问金,送牛奶、水果以及生活用品,还联系了汝城县志愿者联合会,对何豪杰的家庭进行了接力帮扶。
通过金鹰报刊社记者黄秋霞的努力,筹建中的汝城大坪镇坪湾小学图书馆、汝城大坪镇官路小学图书馆捐赠仪式,已在6月下旬举行。
任远是《长株潭报》的一名女记者,年仅23岁的她挂任永丰乡的乡长助理。通过调研,她发现当地西塘村的杨梅口味好、产量大,但因为山高路远,销售成了最大的难题。对此,她特意向报社的领导汇报了此事。经过研究,一场通过红网、《长株潭报》、《潇湘晨报》(三者均隶属中南传媒)多家媒体的立体式宣传活动拉开了序幕。《郴州汝城的鲜杨梅等你来大饱口福》、《加入品梅团,去郴州采摘“黑宝石”纯正的酸甜,咬一口所有的味蕾都爽了》等报道纷纷见诸报端、网络、微博。
上山采访“林大哥”
李坚是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新闻中心的记者,通过他的努力斡旋,卫视频道两次派出重点报道组的记者来到汝城采访拍摄,为“挂友”们各自揽下的“帮扶工程”助力,也为宣传“挂友”们的感人事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团结一心解难题
在汝城实践锻炼的10名“挂友”,是一个特别有激情,特别能战斗的团队。锻炼不到两个月,帮助汝城县县委宣传部解决了多项难题。
我们先后集体参加了“汝城县先进典型推介座谈会”,为汝城向省里推介先进典型人物提供思路、建议人选,并对其中的人选之一进行了集中采访;集体参加了“拍摄汝城县形象宣传片座谈会”,为汝城县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出谋划策,谈思路、改脚本、议合同等;集体参加了反映汝城城镇建设成果画册文字脚本的修改;集体参加了汝城濠头幼儿园火灾事故的舆情处置和有关记者接待;集体参加了省财政厅与热水镇鱼王村结对共建情况的采访;并参加了汝城县“创文杯”篮球赛,和县委宣传部组队,与冠军队县委办代表队进行篮球友谊赛。
在汝城锻炼的10名“挂友”,也是一个成果丰硕、捷报频传的团队。我们的锻炼故事,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人民日报》5月26日4版(“走转改”专栏通讯),以《湖南组织青年编辑记者下乡挂职锻炼》为题,在介绍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组织记者下乡锻炼的同时,重点介绍了汝城这支“挂友”团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5月27日13点“新闻直播间”以《湖南:编辑记者下基层增长才干文风新》为题,从在汝城实践锻炼的湖南教育电视台记者肖灿和《湖南日报》记者李寒露的实践锻炼工作情况切入,报道了我省编辑记者下基层特色亮点。
感谢汝城县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特别是县委宣传部对此次实践锻炼活动进行的全程“保姆式”服务,我对此深表谢意。通过两个月的朝夕相处,我们与汝城的许多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也一定会将这份温暖和感激带回家,传递在三湘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