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岭秀瑶族乡宝南村村民徐金凡忘不了何明林的真心帮助。
2011年底,徐金凡种植油茶的面积达到了1200亩,他也因此攒下了不少家底,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对于习惯了“小富则安”,且年近花甲的徐金凡来说,赚着小钱、过点小日子、含饴弄孙,也就是未来生活的“主旋律”了。
地处山窝里的岭秀乡,海拔高、平地少,规模农业发展有着天然局限性。考虑到乡里大部分地区盘绕曲折的交通条件和薄弱的产业基础,似乎又只有发展农业这一条出路。
身为乡党委书记的何明林伤透了脑筋。
一个偶然的机会,何明林了解到了高山养猪,这种在高海拔地区喂养出来的猪肉质鲜嫩、耐寒抗病,规模化养殖效益高,是市场的“宠儿”。他琢磨着,岭秀能否也发展这一产业?
说干就干。何明林带着村组一些干部在县内、县外四处打听、考察,好不容易整理出了一套养猪的思路和办法。
接着,问题又来了,谁先开头养呢?谁能领起这个头呢?何明林想到了徐金凡。
2012年初,何明林满脸微笑地敲开了徐金凡的家门。
“种茶油种到你这个规模,再扩大赚的也有限。是不是考虑发展效益更好的产业?”何明林单刀直入,“考虑一下高山养猪,这里有一份我做的市场调研材料,你可以看看。”
“养猪投入不小啊,会不会风险很大?”
“的确有风险,但是收益也大,而且还有农业保险分担风险。”
“书记,让我考虑一下。”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何明林常给徐金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每次上门,都带着“干货”。
“这是去年县里一个高山养猪场的销售业绩材料。”“这是保险公司的理赔额度和标准。”
几个月下来,徐金凡心动了:“这么好的路子干嘛不试试?”
徐金凡找到何明林说:“书记,我怕我启动资金不够。”
“我帮你联系贷款的事。”何明林拍了拍胸膛。
拿着资料,何明林和徐金凡一起走进了汝城县联合信用社。
申报贷款的过程并不曲折。徐金凡自有的40万资金,加上200万贷款,养猪场很快建了起来。
养猪场所在地,离徐金凡家并不远,群山怀抱,是一片山窝窝里难见的好地块——为了选这块地,何明林也不知爬了多少个山头。
眼看着小半生积蓄投了进去,徐金凡对养猪上了心,成天蹲在猪圈里,和儿子两个人一起研究养猪。
那次,徐金凡拎着水管,准备冲洗猪圈。他刚蹲下,一头母猪忽的冲了过来,一口咬住他的眼睛。剧痛让徐金凡几乎晕了过去。
儿子和工人闻讯赶来帮忙,把徐金凡从猪圈里拉了出来,意识已有些模糊的徐金凡只记得一件事:“快给何书记打电话。”
何明林赶到时,徐金凡已经躺在汝城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
“金凡,你没事吧?”
“没事,可惜养猪场的事情要耽误了。”
被徐金凡不幸言中的是,他随后辗转韶关粤北医院、长沙湘雅医院,历经数月才痊愈。
那段时间,“养猪场的事要注意一下。”成了何明林常在工作日志里写到的一句话。
“何书记经常打电话提醒我吃药、复查。”徐金凡回忆,“我都奇怪,他怎么能记得那么清楚,后来想想,他是不是也写在工作日志里了?”
2012年,养好了伤的徐金凡出栏了一批生猪,一口气还了40多万元的贷款。
2013年,信心满满的徐金凡进一次扩大了养猪规模,打算大干一场。
谁知,2013年6月28日的一场不测风云,再一次给徐金凡考验。
那天是星期五。夜里,突如其来的暴雨夹着狂风,袭向岭秀乡。
徐金凡待在家里,听着窗外的“哗哗”雨声。突然,手机响了起来,“徐老板,猪场的厂棚被吹倒了,你快来。”值班工人的慌乱,让徐金凡背脊冰凉。
“赶快给何书记打电话。”此时,已是凌晨两点。
“金凡,你不要慌,雨这么大,先在家里等着,注意自己的安全。”电话那头的何明林刚刚睡下——恰逢周末,他从乡里回到了位于县城的家中,但他担心乡里会发生地质灾害,辗转难眠。
凌晨四点多钟,雨小了。
一夜没合眼的何明林,马上从县城往徐金凡家赶去。
猪场里,两头猪被垮塌的厂棚砸死了。“人没事就好,经济损失,保险会补偿一部分的。”这天,其实是星期六,原本陪女儿的周末时间,被何明林用在了猪场里:跑保险;让乡里畜牧水产站的干部来现场收拾、防疫。
一天过去了,猪场被拾掇干净,徐金凡也拿到了保险公司补偿的2000元钱。
经历了几番波折,今年,徐金凡养猪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000头。光上半年就出栏了860头,还有700多头准备下半年卖掉。
“很多韶关、乐昌的老板到我这里买猪,供不应求,我算了一下,今年就可以把贷款全部还清了。”8月4日,谈起蒸蒸日上的养猪场,徐金凡脸上却挂着两行清泪,“何书记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贷款创业成功的徐金凡,就是一个“致富领头人”,让乡里农民解放了思想。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敢创业、想创业,乡里生姜、辣椒供不应求。”岭秀乡乡长钟丙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