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湘粤赣边区旅游集散地的思考

关于发挥汝城资源优势建设湘粤赣边区

旅游集散地的思考

朱惠芳

 

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鸡鸣三省、水注三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的风土人情,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汝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汝城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相比,既有差异,又形成互补。若发挥资源优势,将汝城旅游产业的发展融于周边旅游经济圈,极可实现县委提出的“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的目标,进而建设成为湘粤赣边区旅游集散地。

所谓旅游集散地,就是依托资源优势,构筑集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汝城地处郴韶赣红三角中心地,即将建成的厦蓉高速、湘深高速在此交汇,具有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功能,距广州、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以及福建厦门等沿海城市均在五百公里左右的最佳旅游圈内,与丹霞山、南华寺、东江湖、莽山。井冈山、炎帝陵及宋城赣州、乃至长汀古城等形成辐射状,是打造湘粤赣边区旅游集散地的理想区域。可以利用周边已发展起来的旅游景区带动汝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汝城旅游产业的发展联动湘粤赣边区游客的集散。

一、将汝城建设成旅游集散地的比较优势

(一)历史文化品位高。汝城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据《衡湘稽古录》记载,公元前26世纪“神农制耒耜教耕于耒山(今三星镇神头寨)。”炎帝在此将中华文明由渔猎生活带入农耕文化。由此可见,汝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历史地位非同凡响。汉建统秦时,赵佗余部不愿归附汉朝,流落在汝城这个山间盆地上。因地处偏僻,秦汉古音得以代代相传。如今,汝城话成了全国特有的“秦汉古音”。北宋年间,周敦颐在桂阳(今汝城)任县令,写下《太极图说》,奠定了理学思想文化基础。同时,作《拙赋》、《爱莲说》名赋,成为千古名篇。其得意门生程灏在汝城赋《春日偶成》名列《千家诗》之首。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社会达千年之久,还远播东南亚许多国家。理学思想也教育了汝城代代英才。据记载,历朝历代科举考试及第者众多,仅宋朝以来的进士达38名。其中唐朝宰相宋申锡,宋朝钦点科举状元朱经贯,明朝太子太保、两广总督、理学名臣朱英,工部尚书曾鉴,监察御史范辂,清代翰林院协修何庆元,诗人郭远等在各代都较有名气。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人们在深度休闲文化旅游中寻幽访古,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二)红色文化影响大。汝城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为中国近代早期红色革命的发祥地。汝城工农革命运动声势大、影响大、作用大。1927年上海“四·一二”事变、广州“四·一五”事变、长沙“马日事变”后,大革命失败,全国工农革命处于低潮。然而,粤东及湘南近四千农军聚集汝城坚持斗争,高潮叠起。当年8月,在汝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 。9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农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此现象被时任中央军事部长周恩来誉为“新湖南”。这年冬,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经赣南“三整”后,利用汝城革命斗争的坚实基础,余后重生,振军再起。朱德通过与国民党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在储能学校及津江村谈判成功,使部队得到了给养和装备上的补充,并利用合作环境扩充军队,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朱德在津江题赠了“世界一家”匾额。此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合作的成功典范”, 11月下旬,朱德、陈毅召集湘南粤北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在汝城衡永会馆及津江举行联席会议,根据毛泽东起草,中央通过以汝城为中心的《湘南运动大纲》,确定了革命军打先锋,地方工农革命力量配合的湘南暴动计划,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举世闻名的湘南起义作了重要的准备。后按会议策划在宜章举行首义。为接应湘南起义队伍上井冈山,19284月初,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率部进驻田庄圩指头春药店及土桥黄家村,击溃号称“湘南王”的江西赣南保安中将司令胡凤璋部,攻占汝城县城,后经资兴在炎陵与朱德首次会师。汝城从而成为朱范谈判合作地,南昌起义部队振军地、湘南暴动策划地、朱德革命征程发迹地、工农武装割据探索地。中央红军长征时,在汝城人民的支援下,成功突破了国民党的第二道封锁线,流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留下了大量的战斗遗址和红色革命文物及旧址。伟大的革命,培育了汝城众多英才,如早期革命先驱邓毅刚、何日升、朱舜华(张琼),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奠基人宋裕和、世界和平诗人朱子奇等等。

(三)文物古迹风格特。汝城不但是文化大县,也是文物大县。汝城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数量多,品位高,风格特,分布广,在湖南乃至全国十分罕见。已纳入全国文物古迹普查范围的有280多处。距今1万多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遗址有10多处,对研究岭南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汝城的古塔、古桥、古井、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古道观等遍布城乡。融理学文化、商贸古街、红色古村为一体的县城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七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特别是县内保存完好的300多座古祠堂,在全国十分罕见!这些古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集文学艺术、工艺美学、社会历史、旌表教化、宗法礼仪、民俗风情于一身,风格之独特,工艺之精美,底蕴之深厚,规模之庞大,保存之古朴,堪称中国一绝!是中国汉族古文化的典型体现。中科院士姚守拙为之欣然而题 “古祠堂之乡”。汝城的古牌坊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特别是为旌表明代监察御史范辂而建的绣衣坊,造型别致,工艺精美,是石坊雕刻艺术中的杰作,在表达内容和艺术上得到了完美结合。监察御史研究专家、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晓天考证认为是全国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专门旌表监察御史而建造的牌坊。可以说天下唯一。此外,汝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香火龙、扛故事,还有瑶畲民俗文艺活动等,颇具特色。其中“汝城香火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自然生态景观美。汝城集山、水、石、洞、泉于一身,融奇、特、险、幽、秀于一体,铸人、文、史、物、神于一炉。有的浑然天成,有的鬼斧神工,有的美仑美奂,有的惟妙惟肖。若身临其境,美不胜收。境内分布大小十多个溶洞,如白石岩、厚坊岩、青峰岩、连珠岩、相公岩、留富岩等。洞内怪石嶙峋,钟乳林立,流水潺潺,曲径通幽。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热水黄石古冰川遗址,被地貌学家宋文藻誉为世界上低海拔古冰川遗迹博物馆。被列为湖南省户外运动训练基地的江背山大峡谷,峡谷内石峰千仞、鬼劈神削,石屏延绵数里,奇砾彩石铺底,是莽莽苍原中一道美丽的“伤疤”。城郊予乐湾是一幅天然太极图,周敦颐成思《太极图说》正是感悟于此,从而成为理学发源地。汝城也是温泉之乡,已发现6处地热温泉。其中有氡含量多、水流量大、水温较高(水温高达98)的华南第一泉——热水温泉。联合国地热理事会理事长P.H.X弗里斯顿先生亲临实地考察后,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在此建造的福泉山庄,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含有硅、钠、钙、锂、硼等人体所需的稀有元素,且含量极其丰富的罗泉温泉,曾为湖南省女子体操队指定饮用的优质矿泉水,可引至县城供居民直接饮用。白云仙是南岭第一高山草场,芳草连天,碧波万顷,蔚为壮观。此外,千年道观——白云仙观是湘粤赣边界上古代的道教中心。湖南省九龙江省级森林公园有8万多亩天然林。与西双版纳同处一纬度上,动植物种类丰富。园内植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银杏、红豆杉、三尖杉、金叶白兰、华南栲、小叶黄杞、大果马蹄荷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树种达50多种。园内还生活着100多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园内众多瀑布,飞流如练,奇山异石目不暇给。区域内丰富的负氧离子和保护完好的原始生态,是最具人居环境的天然氧吧和休闲去处。

(五)山间盆地气候爽。汝城地处南岭与罗霄山脉接壤处,四周低,中间高,而且开阔平坦,平均海拔六百来米,是典型的山间盆地。境内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3.69%,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既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特点,又不乏高山小气候优势。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16.6,降雨量1545.7,无霜期达274.5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绿树成荫,四季瓜果飘香,素有“小昆明”之称,是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

(六)周边地区景点靓。以汝城为中心,周边众多开发且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主要东有井冈山及瑞金红色旅游景区、赣州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桂东第一军规景点;南有广东丹霞山、南华寺等旅游景区;西有宜章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北有炎帝陵、东江湖等旅游景区。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汝城文化生态旅游这块璞玉提供了难得的相互带动的开发条件。

(七)交通连接区位优。G106S324贯穿汝城全境,即将建成的厦蓉高速、湘深高速又在汝城交汇,并且有七个互通处,通往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西沿江城市带以及福建厦门等沿海城市的路程将缩短在5小时左右,是打造旅游集散地的黄金点。加上近年来县乡村道的改造,把困扰汝城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尽数打破,对于旅游客流、信息流的集散将发挥重要作用。

(八)土特产品食物丰。汝城得天独厚的地貌气候条件,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天然场所。汝城茶叶、蔬菜、水果、香菇等都是名副其实的有机食品。人们形象地概括汝城土特产:“前山的粉,旱塘的茶,马桥的花豆红花花。濠头茶油,上祝的鸭,热水冬笋黄糍粑。文明的果,附城的瓜,南洞蜂蜜顶呱呱。吃玉兰片,饮硒山茶,汝城红姜火辣辣。喝汝城水,讲汝城话,汝城特产人人夸。”还有山地无公害蔬菜,遍及全县。同时,汝城饮食文化丰富,尽可让游客享用;汝城传统食品加工富有特色,较有开发前景。若到汝城旅游,不仅能品尝汝城的佳肴,而且还能拎带点土特产回家感受游后余兴。

二、建设湘粤赣旅游集散地所应理清的思路

(一)以理学思想文化为重点

理学思想左右了中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有着极深的哲理。如无极而太极、阴阳五行、中正、人极、诚德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理学不仅在中国广为传播,而且在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受到极力尊崇。周公《拙赋》、《爱莲说》等不朽之作,至今仍成为人们修身立行的至理名篇。汝城做为理学思想的发源地、过化地,影响深远,应发掘理学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重点开发好濂溪书院、太极予乐湾、太保第,重建在宋代就有的纪念理学名人的六君子祠,并连接成线,打造理学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

(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

汝城县城浓缩了汝城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留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迹,诸如古村落、古书院、古石桥、古文塔、古民居、古祠堂、古商街、古牌坊、古水井等。置身古城,小桥流水,晨钟飞鸟,暮鼓寒烟,仿佛向世人展示一部厚重的历史。以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生态山水旅游城市为出发点,重点开发红色津江古村、文化商贸古街、太极予乐湾三大块,包括濂溪书院、“新湖南”纪念公园、文塔、绣衣坊、云头书院、义井等景点,加上重建六君子祠、赵公庙、报恩寺等,把县城建设成为展示理学思想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历史商贸文化古城风貌与新老城区相结合的宜商、怡居、逸游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可以形成湘粤赣边区旅游集散地的中心,带动和促进全县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三)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亮点

红色旅游是引领当今旅游的潮流。汝城作为早期革命发祥地,大有文章可作。200811月,有省市党史、文物部门领导和专家及湘南相关县(市区)参加的在汝城召开的“湘南起义旧址群保护利用研讨会”一致确认,湘南起义以汝城朱德和范石生谈判合作、汝城会议为策划,以宜章年关暴动为序幕,以郴州设立总指挥部、周边10多个县(市区)群起响应为高潮,以资兴、桂东、安仁成功撤离,以毛泽东在炎陵接应朱德胜利会师为结束。并决定将各阶段的典型旧址打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要保护开发好朱范谈判合作、汝城会议等旧址,同时联通湘南起义至井冈山这条红色旅游线路。还有中央红军长征,在全县21个乡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经延寿青石寨阻击战后,实现了全面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朱德在嘉奖令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延寿青石寨红色景区内容极为丰富,可以以此为重点,联动濠头、热水、文明、附城等红色景点的开发。这样,以两大红色旅游线路为亮点,带动全县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

(四)以古祠堂文化为引线

因朝代更迭,我国许多文物古迹融合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成份。而汝城古祠堂则蕴含了丰富的理学思想文化,是研究汉族古文化的活化石。许多祠堂已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古祠堂可望成功申报国保。省文物局领导和专家到汝城调研时指出:汝城古祠堂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风格之独特,是汉族古文化的典型体现,实属全国罕见,具备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条件。同时,汝城历史悠久,姓氏较多,人口迁徙频繁,与全国各地有较大的交流空间。以古祠堂文化为引线,以氏族文化为补充,可以吸引广大的客源。因此,要积极保护、抢救修缮古祠堂,发掘整理展示古祠堂文化,开展古祠堂文化旅游。要修缮恢复朱氏总祠,筹建汝城古祠堂展室及其文化研究协会,并以此为引线联接各姓氏祠堂,形成景点串连、城乡联动的游观格局。此外,修复神农庙,与嘉禾、安仁、炎陵联接,打造神农作耒耜、播百谷、尝百草、炎帝陵一条神农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发掘、整理、宣传汝城话,以秦汉古音彰显汝城古祠堂的古韵;保护、传承、开展香火龙、扛故事等民间艺术活动,以民俗艺术丰富古祠堂的文化内容。

(五)以九大小团景区为支撑

汝城乡乡有古迹,处处皆风光。如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热水温泉在汝城旅游开发中发挥了龙头老大的作用,且邻近的冰川遗址、汜水山高山草原、两江口水域、横瑞畲村、上里瑶村、黄龙竹海等资源很有特色,开发前景好,形成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后,仍然处于次中心的地位。九龙江森林公园,以生态取胜,既可自成一体,也可与热水温泉等景点连接成一个大的生态景区,打捆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或者国家公园。江背山大峡谷是一颇具特色的峡谷,且有近万亩天然林,很有开发价值。白石岩景区,集溶洞、书院、仙庵于一体,已具雏形,加上太平天国古战场,完善开发后,是个内容较为丰富的景区。白云仙大草原,是岭南稀有的旅游资源,既可作道教景区开发;也可与龙虎洞水域、道士仙、龙虎瑶村、坪塘红豆杉群、小垣矿山旧址游构建一个大的休闲景区。马桥石泉古村,是一个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好的古村落,且产生了胡凤璋这样一个丰富多样性典型人物,可作古村落旅游开发。青石寨景区,红色文物、旧址、史事较多,又是李涛、宋裕和的出生地,可打造成一个极有档次的红色景区。神头寨是神农作耒耜处,三星付水有百园新石器遗址,加上星村古迹、耒水风光,可打造展示远古文化的景区。还有岭秀瑶乡、皇妃故里,是到达东江湖浙水漂流的最近点,可打造展示瑶乡风情的景区。这样,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以九大小团景区作支撑,构建汝城文化生态旅游框架。

(六)以富有特色的小景点为补充

汝城旅游资源丰富,遍布城乡,可以说汝城本身就是个大景区。在大景区形成若干个小团景区的同时,可将一些富有特色的小景点,打造成旅游线路上的小节点。如罗泉温泉、君子岭、连珠岩、飞云台、相公岩、将军庙、八角楼、九仙观、道士仙、渔仔口水域、凉滩码头、古塘古村、水东古村、营内古村、洪流古村、樟溪梯田、庙前天然林、乌春山天然林以及红军楼、北乡苏维埃旧址、沙洲红军住所,还有宰相第、尚书第、诏旌第、汝南祠及金山古祠堂群等众多丰富多彩的古祠堂及古民居等等。这些小景点,既可丰富骨干线路的内容,也比较适合小团体和自驾车旅游。

三、建设湘粤赣旅游集散地必须做好的工作

(一)必须完善旅游集散地的基础设施

要着眼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围绕“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作好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及新城区发展的规划,并作好相关乡镇的建设规划,逐步构筑以县城为中心,以热水、岭秀、暖水、井坡、三江口特区为节点的旅游集散地接待网络,使旅游集散地成为“把汝城建设成为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心县城的发展。在规划和建设中,尤其要重视信息咨询中心、散客服务中心、标志、以及餐饮、住宿、娱乐、停车场、公厕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接旅游集散的功能。

(二)必须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游性

汝城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也很有特色,由于许多是开放扩散性的,虽比较适合休闲式乡村旅游和深度文化旅游,也适应发展的趋势,但很难吸引外商对小景点,尤其是文物古迹的投资开发。因此,大景区靠招商,小景点要集资。很多需政府财政、政策项目、社会集资开发。所以,要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层面“南岭山脉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并入井冈山及东江湖大旅游圈,努力争取生态旅游或生态旅游扶贫、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开发。同时,争取三产业扶持开发资金、老区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少数民族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移民开发资金、扶贫和代赈资金、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资金、林业部门的生态保护资金以及新农村建设资金等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并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开发。这样,势必形成社会大开发的格局。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产业开发的领导及指导。要从宣传、文史、城建、旅游、规划、农业、林业、环保、科技、体育等部门抽调人员,并吸收部分乡土人才,组成工作班子,加强对旅游开发的具体指导。以确保文化的历史性,文物的原始性,环境的生态性,景点的原野性,游乐的乡土性,风格的传统性,在不需要过大投入,过多增加人造景点的前提下,增强景区景点的可游性,提高旅游吸引力。这样,在修缮恢复文物古迹,发掘展示历史文化,整理点缀自然景观,保护山水生态风貌,改善景区游观道路,搞好景点环境卫生的情况下,即可初步接团营游。在营游中滚动开发,逐步提升景区景点的品位。

(三)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打造旅游集散地的名片,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对外来旅游者要友善,杜绝宰客等不良现象。因此,要在全县增强大开发、大旅游的意识,形成支持发展旅游的大环境。这就需要政府与社会互动,努力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构筑和谐文明的旅游集散地大环境。

(四)必须加强同周边旅游景区的协作

要加强汝城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提高汝城旅游资源及景点的知名度,吸引周边旅游企业主参与投资开发,形成旅游资源互享;要加强与周边地区旅行社的联系,形成旅游线路互通;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络,形成营建旅游环境互动。从而达到互相促进,逐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湘粤赣边区旅游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