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声这么好看,为什么还不火?

    今年的“中国最强音”,就算不是近十年内容最差的音乐真人秀,至少也是内容和投入完全不成正比的一台节目,而且还是这两年被吐槽最多的音乐真人秀,但偏偏就是这么一档看起来像是娱乐大牌湖南卫视出品的“残疾”节目,依然成为同档期话题性、覆盖面和渗透性最强的娱乐节目。这这这,到底是娱乐节目的标准变了,还是歌迷观众的口味变了?

  

梦之声这么好看,为什么还不火?

 

  提到“中国最强音”,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定义为音乐选秀节目。而说到歌唱比赛,人们也总是自作多情地用音乐的标准,去要求这样的比赛。但实际上,现在的音乐选秀类节目,真得不是为了音乐或唱歌而比赛,而是为了比赛而去唱歌。这一点,节目制作方不用多说,现在就连参赛选手,也开始有了配合的默契。要不然,哪来那么多选秀专业户?!

  我们不妨再看看另一档名为“中国梦之声”的选秀节目。黄晓明、韩红和李玟等组成的评委阵容,或者比起“中国最强音”来略为逊色,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虽然,音乐本身很难量化,但大致上还是能够通过模糊判断,来界定其中的好坏高低。就凭天籁女神央吉玛、小孙燕姿汪睿、“菜缸公主”邓晓坤等人的演唱几度震撼全场,“梦之声”在音乐方面,就甩“最强音”几条街了,前者可以说是优等生水准,后者顶多算刚刚及格。

  另一个事实却是,“梦之声”无论是影响力、收视率还是话题性,都无法和“最强音”匹敌。节目进行到现在,“梦之声”真正给人留下印象的,还是黄晓明堂弟参加比赛,并被亲人“残忍”淘汰的话题。制作精良,选手出色,歌好听,评委好玩,但“梦之声”为什么就是没有大火?如果韩红的母亲能够复出参加“中国梦之声”,如果李玟的先生能够偷偷探班娇妻,如果四位导师不要总往一个方向哭,而是欺负一下个别导师,如果黄晓明和韩红的矛盾能够再上一个重量级。那么,它绝对能成为“最强音”的威胁。一个音乐选秀节目,想用音乐去干掉另一个音乐选秀节目,光靠歌手拼歌手,是远远不够的。

  而“最强音”至今为止的取胜之道,就在于源源不断的争议性。陈奕迅和郑钧的评委之争,章子怡梨花带雨的演技,选手曾一鸣讨人厌的张狂,以及与湖南卫视此前同类型节目像师出同门的制作、剪辑,这些原本都属于瑕疵和硬伤的细节,反倒因为不断被人吐槽,形成了节目的焦点。尤其是后者,从一开始或许让人觉得相当不可思议,但现在回想起来,不禁让人怀疑,这会不会是“最强音”的预谋,故意用混乱的剪辑来形成热议的效果。如果真是如此,恭喜他们这样的反包装手法成功了。

  一边是“梦之声”在学员音乐的展示上更为精彩,更具实力化;一边是“最强音”学员的平庸和音乐的无亮点。一边是“梦之声”在节目制作上的中庸;一边是针对“最强音”的骂声不断。事实证明,娱乐节目不需要中庸,音乐选秀节目也不需要音乐的灵魂,而只需要音乐的肉体。人要红了事非才多,而娱乐节目只有事非多了,才红!

  纠结于音乐本身的话,就会看什么音乐选秀节目,都觉得不顺眼,都会觉得不合心。一个娱乐节目的好坏,首先还是在于整体性的构思和布局,而不在于音乐内容的好坏,学员质量的优劣,甚至制作细节的优良。因为,娱乐节目本身就是一个商品,而商品本身只有符合市场的规律,顺应市场的消费潜力,才能获得更好的销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经成为一种传说。

  如果放到传统的唱片市场,“梦之声”和“最强音”这两兄弟,就好比前者是实力派,后者是偶像派,虽然各有各的市场,但通常意义上来讲,偶像派总会有更大的作为。香港“四大天王”里,不就有三个偶像派吗!如今唱片难卖,真人秀盛行,实力派和偶像派的手法,也很自然的移植到了娱乐节目里。当年偶像派只有脸蛋没有唱功的槽点,如今则转化成绵羊音等新品种继续被人运用。而实力派,永远只有那些懂得赏识音乐的人才会真心喜欢。这样说起来,国内真正的音乐市场,从唱片时代到选秀时代,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真正能够成就这个市场最大化的,反而是由此衍生的泡沫。而得泡沫者,才能真正得天下。

  所以,“梦之声”,我们最初以为他可能只是一个刚过及格线的选手,他意外地考了80分;而“最强音”,我们预期里的100分选手,甚至被期待赶超《我是歌手》,他却意外落榜,刚好及格。然而后者,却剑走偏锋关注不断。此中奥妙,亲可懂乎?